集团要闻/

农业风俗招小妙

2020-11-16

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农业种植管理中流传着类似于数学99乘法表一样的农业口诀,这些口诀是几代农民积攒下的经验,更是种地保收的秘诀,今天中农稼稼乐就给大家汇总一些农业小妙招~


1

一阵太阳一阵雨,栽下黄秧吃白米。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07.jpg

这里的黄秧就是指的晚稻,可以直接种在田里。



2

大暑不割禾,一天丢一箩。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13.jpg

这是江西地区有名的农业经验之谈,人们常说“禾到大暑日夜黄”,大暑对重水稻的人来说,是最繁忙的时候,适时收割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,确保水稻丰收,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,争取足够的生长期。



3

农家两大宝,猪粪、红花草(紫云英)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18.jpg

农村的猪粪是施肥的重要原料,猪粪质地较细,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,猪粪分解较慢,适宜做基肥;紫云英有强健身体,提高脑力,增加血红蛋白、改善生理功能等重要作用。



4

锄谷七遍自成米。锄谷三遍,八米二糠。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26.jpg

这都是要提醒农民要精耕细作,锄地3遍,谷粒收获后,在食用前,要进行脱粒,一般来说,谷粒变成小米,要产生2份的糠麸,也就是1斤谷粒,只能生产8两的小米。



5

浅水插秧,寸水返青。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33.jpg

立春之后,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期,需水量明显增加,随着入春后气温回升,田间蒸发量大,旱情可能迅速发展,对小麦返青生长和分蘖极为不利。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水分滋养,浇的就叫返青水。



6

“麦子锄三遍,等着吃白面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43.jpg


意思是麦子须进行精细管理,如多松土,多锄草,才有好收成。



7

“年里麦,月里稻”。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48.jpg

意思是农民要想要想种好水稻,要重视在插后一个月内的管理。麦子要高产,年内须抓好各项田间管理。



8

寒露种菜,霜降种麦。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53.jpg

农民经常在寒露前后种菜,原因是此时气温较“秋分”时更低,露水更多,适合那些耐寒、半耐寒性蔬菜生长。霜降时因为水汽凝结时可以放出大量的潜热,它能缓和气温下降速度,减轻植物的冻结程度。



9

冬天麦盖三层被,来年枕着馒头睡。一冬无雪麦不结。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657.jpg

就是在说雪盖得越厚,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。从农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,尤其是对冬小麦是非常有利的,下雪有很好的防寒作用,还补充水分。



10

“好麦不见叶,好谷不见穗”。



微信图片_20201116133701.jpg

麦子剑叶(顶叶)短,麦颈长,且挺立。长势好的麦子抽穗后,只见一片齐齐的麦穗而不见叶子。水稻则相反,出穗灌浆后便下垂,如长势愈好的水稻,其穗就愈大,下垂得愈低,看上去就见叶不见穗了。


在机械化、规模化的今天,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,这些老一辈堪称经验之谈的农业口诀正在渐渐消失。你身边是否还流传着前人留下的口诀?不妨将这些记录在评论中,也许几年后我国农业全面步入机械化时,拿来翻看一下,别是一番滋味。

             稼稼乐的家人朋友们,在您家乡有哪些科学农业种植方法和小妙招,可以给我们投稿留言,在中农这个交流平台上,我们互相学习,互相帮助,把先进的农业技术,科学的施肥方法,环保的农化产品,传播出去,造福更多的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投稿电话:400-009-4006     15890101016








咨询在线客服

服务热线

15890101016

功能和特性

价格和优惠

获取内部资料

微信服务号